内页-产业资讯banner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资讯 - 行业动态

碳交易市场扩容在即!建材等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法呼之欲出

字体大小:

  全国碳交易市场正悄然扩容。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有色金属、建材、钢铁行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法,推动上述三大行业企业参与碳交易。此前,生态环境部分别委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开展建材、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相关部门对建材、有色金属、钢铁行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法,或与此前电力行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电力行业主要采取基准线方法,但此次相关部门对上述三大行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法,既会通过总量控制以促进这些行业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又会兼顾当前这些行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所带来的经营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建材与有色金属,钢铁行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法则要更加复杂。具体而言,建材领域的水泥行业可以通过企业的不同供热量与供电量进行碳配额分配,但钢铁行业涉及焦化,提炼、钢铁加工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的钢铁产品又比较多,导致针对不同规模钢铁企业的企业碳配额分配计算方法各有差别,但整体而言,随着钢铁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助于它们加大引入新的环保节能技术提升煤气的使用效率,进而降低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按照规划,明年建材、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将有望纳入碳交易范畴,令碳交易市场参与主体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214.11万吨,累计成交额达到9.89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促进碳交易日益活跃进而提升碳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还需尽早引入合格投资机构参与投融资交易。

  “事实上,欧美碳交易市场碳价格都经历大起大落的历程,一旦碳价格大幅走低,或多或少会影响企业引入节能环保技术减排的积极性与收益性。而碳价格之所以波动剧烈,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缺乏足够多的投资机构提供足够大的交易活跃度与交易流动性。”一位长期关注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碳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指出。

  记者获悉,相关部门或在年底出台《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不但给未来碳交易市场运行提供更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也给投资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投融资创造良好的基础。

  碳交易呈现三大特点

  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以来,碳交易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就日间交易情况而言,成交量与交易活跃度在经历一度低迷后,趋于逐步回升;二是成交价格而言,碳价格呈现“先涨再跌”状况;三是就企业参与状况而言,10月以来参与碳交易的企业数较此前上涨约25%,但整体比例仍不高,目前约120家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占比仅有6%,多数电力企业入市交易的态度仍相对谨慎。

  业内人士分析说,碳市场当前交易活跃度之所以不高,主要原因包括市场参与主体单一,无法形成多样化需求的有效市场;缺乏硬性约束,重点碳排放单位参与交易的主动性不足;部分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仍存在保护思想,不利于自由开展交易等。

  “因此,相关部门打算引入更多行业参与碳交易,一方面能提升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更多行业通过碳交易,引入更多环保技术节能减排。”上述碳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指出。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即将到期,当前众多省市相关部门、环境交易所都在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碳排放量,秉承“多退少补”的操作原则督促辅导本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范围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做好配额清缴相关工作。

  10月底,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时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数据显示,在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内,履约工作涉及各省级主管部门以及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达到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随着履约周期临近,近期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再度提升,因为部分电力企业需要买入一定额度的碳排放配额以完成配额清缴工作。

  记者获悉,目前相关部门正计划通过改进碳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措施,积极引导市场预期令碳交易价格处于合理区间。

  “事实上,碳交易是否持续处于合理区间,对企业提升节能减排积极性有着很大促进作用。”这位碳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指出。在欧美市场,每当碳价格因各种因素跌至极低水准时,很多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动力就会相应减退,环保企业也因无法从碳交易市场获取足够可观的收益,放慢环保技术推广力度。

更新日期:2021-11-10
返回上一级